“科幻方舟”启航,中建二局承建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建筑工程竣工-【装配式建筑产业网】
目的地搜索 用户中心

“科幻方舟”启航,中建二局承建的深圳科技馆(新馆)建筑工程竣工
2025-01-08  来源:中国建筑融媒体中心  阅读:


近日
中建集团旗下中建二局承建
深圳科技馆(新馆)建筑工程竣工
项目位于深圳市光明中心区
总建筑面积为12.8万平方米
由科技展示区、科普影院区、创新实践区
科技交流区、公众服务区、业务管理区
科普公园区等七大功能区组成
项目作为深圳市重点规划建设的
“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
旨在将前沿的数字与科技文明成果
融入一座能够体现深圳特色、湾区品格的
世界一流的公众创新中心和科学探索中心
打造全球首家数字文明创新科技馆

科技馆U字开口处
预留了超大跃层空庭
连接外部景观与内部几何展览空间
为航天工程、AI人工智能、无人机竞技等
尖端科技联袂展示提供优异的展览场地
为充分实现设计效果
场馆采用多核心筒钢框架建设方案
巧妙地利用核心筒支撑
将整个大屋顶转化为一个悬挑的桁架体系
如同给科技馆加上了“钢冕”
建设该钢桁架结构
用钢总量达2.5万吨
中庭需跨越31.5米高度
需打造近2200吨重
约10个篮球场大
最大跨度72米的钢架
成为建设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传统高空原位拼装工艺
难以应对大跨度超重钢构施工
面临高空作业风险、高精度焊接等情况
项目团队通过对接专家、学习案例经验
并利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
开展三维风险核算
成功完成11组桁架、钢梁等
构件的预制和焊接拼装
项目还通过液压同步提升装置
精细化控制提升过程
确保钢架速度到位
以吊装补齐接边系杆焊牢“钢冕”周边

神秘与科技感十足的场馆幕墙
面积逾6万平方米
由8万多块不锈钢面板组成
分灰蓝两色,呈水滴纹理
能模拟出极光、星云等天文现象
为实现保持至少50年的完美拟态
需为幕墙找到“不脱妆的粉底液”
项目团队走访全国多地考察
终于摸索到解决面板褪色难题的方法
确保幕墙面板“妆容”精致稳定
为确保八万多块幕墙面板精准“上妆”
项目团队以“三维激光”扫描主体结构
生成建筑信息模型
精确控制零件数量及物理参数
为每块幕墙面板量身打造“身份二维码”
提高安装效率和准确度

项目将绿色“黑科技”
融入“科幻方舟”施工全周期
实现能源循环、环保节能
安全健康、舒适便利
并采用“海绵城市”理念
使场馆在雨天吸水、晴天挤水
年径流控制率高达75.33%
年节约用水效果明显
项目团队在场馆屋面铺设光伏板
利用太阳能满足园区多项需求
使用轻质中空塑料模板
代替传统木模进行外墙浇筑
减少材料损耗和砖块用量
建设过程中
项目多措并举节能创效获
“中国三星级绿色建筑”称号
为湾区筑起一座标杆性的可持续性建筑
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热词搜索:中建二局 深圳科技馆 建筑工程

上一篇:决胜收官季!深圳市翠园中学新校区项目主教学楼封顶!
下一篇:最后一页

装配式建筑产业网•建筑工业化智慧之窗
新闻热线:010-63381153
投稿邮箱:cnpbi202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