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市场上不时传来系统改造后设备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故障频发的消息,让不少有志于此的经销商望而却步。那么,当前的暖通空调维修市场究竟有哪些未知的风险?从业者又该往哪个方向去实现盈利呢?
重重难关,维修市场门槛高
对于暖通空调从业人员而言,永恒的课题只有两个:一是提供合格的人工环境,二是节能减排,并且必须以第一点为前提实现节能减排,不能为了节能减排而节能减排,把必要的系统设备都削减了。这两个问题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简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设备和系统的能效就可以解决的。
众所周知,暖通设备系统的故障并非仅取决于设备本身,与决策、方案、设计、采购、施工等各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在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环节太多,部门各自为政,责任不清,甚至互相拆台现象时有发生。
如果用一幅图来描绘现在的建筑工程体制,一个“倒金字塔”无疑是最确切的。倒金字塔的最顶部是国外的知名建筑设计公司,他们赚走了大量的设计费;中部是国内的设计院,他们进行方案的配套工作;最底部便是一线的农民工师傅,他们进行项目施工。在整个项目结束后,针对系统进行简单的调试和形式化的交付验收,再由工程部进行运营管理,整个项目便到此结束。实际上,很多一线师傅是水电工,维修一般的电器没有问题,可面对复杂的暖通系统所要处理的问题根本无法处理。绝大多数的建筑在整个过程中没有经过很好的调试,导致暖通空调系统问题频发。
事实上,问题产生根源往往在于粗放的调试与不熟悉却掌握全系统运行的管理人员。例如,在某高铁站候车厅项目里,夏季正常的送风温度应该是14℃,但却达到19℃~20℃,以至于室内温度飙升至32℃,无法满足用户制冷需求。探寻原因,一方面由于分水器的温度计损坏,导致空调箱的进水温度高于正常温度4℃;另一方面,该建筑的二层候车厅和一层是相通的,空调箱的变频风机只调到40%的频率,风量远远达不到要求。据了解,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原来是工程还未结束时要进行财务结算,必须要送验收报告,其中必须要有调试报告,只能仓促调试造成的。
大型建筑不熟悉却掌握全系统运行的管理人员的决策会对暖通空调系统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例如,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某一个建筑采用江水源热泵及冰蓄冷和水蓄冷。由于冰蓄冷采用低温冷水,而水蓄冷是高温冷水,两者本身搭配就不合理,增加了后期系统运行的管理成本。可甲方却认为,谁总包工程谁负责项目,谁施工谁负责设备运行两年。积极的一面,系统运营由专业的人员来负责,对维修设备企业家是一大利好;消极的一面,运维要求太高,后期极有可能更换设备,原有投入巨资的设备可能弃之不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笔者以为,未来暖通空调设备维修市场,单纯的设备故障会越来越少,毕竟厂家的生产技术在不断提升,设备质量越来越好。但是系统性失调造成的问题会日渐增多,不仅规模越来越大,程度也日趋复杂,一旦出现问题,解决难度也将大幅增加。
遭遇瓶颈,维修市场大有可为
在暖通空调系统安装上,大部分实际工程的调试仅仅是单机调试和设备联动,根本没有也不可能调试到符合设计意图和用户需求的状态。例如,工程马上竣工了,如何保证夏季和冬季都能满足需求呢?最短的调试至少两个季节,需要一年,可如此长的调试时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把这部分费用打包到工程方案中还能中标吗?正因如此,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建筑运行两年后问题频发的现象,给了专业的维修企业机会。
毋庸置疑,传统维修企业拥有丰富的现场维修实践经验,有一定数量经验丰富、技能高超的工匠,有一批目光远大的企业经营决策者,甚至有一批企业已经投入系统运管并取得成功。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维修项目日渐增多,维修企业该如何把握着这个机遇呢?
笔者以为,传统设备维修企业必须要转型,维修企业必须要尽快融入工程全过程服务,包含设备维修与系统维修、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案制定、系统各阶段的调适服务、系统运行管理、节能改造与系统更新等方面。例如,系统全过程调适可以分为阶段性调适,设计阶段、验收试运行阶段、正常运行阶段、故障诊断与排除阶段等。这些阶段,维修企业都是有机会介入的。
与此同时,维修企业应该关注两个热点问题,其一便是BIM建筑信息技术。BIM将工程全过程各环节、各责任方统一到一个平台上,相互关联,掌握设计意图及系统全貌,包括与其他专业的协调关系;实时监控系统运行状况,实行故障预警;及时发现故障,从全系统角度分析诊断原因,获得正确的解决方案。对于运维企业而言,最关键的就是运行维护,BIM建筑信息技术从全系统的角度去分析故障的原因,无疑对采取正确的解决方案有极大帮助。其二,人工智能也是未来必须关注的方向。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人工智能处于初级阶段,例如借助互联网、物联网的系统进行管理,类似“专家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故障预警、故障分析及处置方案等。这些只是人工智能应用范围的一小部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十分广大。
随着建筑规模的日益增大,暖通空调系统必将日趋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将集中爆发。如何能更加快速、有效地解决系统问题,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空气环境是摆在所有从业者的一大难题。唯有不断学习新兴技术,借助新兴技术,才能在逐渐增长的市场取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