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是“早交底”。建立专人联系项目制度,对每个场馆项目,指定一名消防验收人员和一名消防验收专家联系,加强图纸会审和交底服务,对消防设计存在的问题,与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及时沟通,进行设计变更审查,避免了因图纸设计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而导致的问题,实现消防验收问题源头化解。在对省运会场馆验收期间,共组织验收人员主动联系省运会场馆建设单位现场服务15次,召开验收工作推进会,从图纸的设计、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等方面提前指导,提出意见建议333项。奎山体育中心项目约20余台设备及10万余米管材避免了参数选型错误,减少成本损失约120万元。

二是“早纠正”。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验收评定标准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组织建立整改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时限要求,做到在消防验收问题产生初期早发现、早纠正,避免后期验收时全面返工整改、扩大损失、延长工期。对奎山体育中心项目从建筑、装饰、安装等专业方面共计提出了30余条合理化建议,从而避免了施工单位的大面积返工,节约工期约40天,减少成本损失80余万元,为竣工消防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早验收”。前置消防验收评定环节,对于场馆工程完成建设的,变“串联验收”为“并联验收”,住建部门与建设单位同步进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验收评定,提高验收效率,压缩验收时间。截至目前,已有5个省运会场馆顺利交付使用。